俗語道:頭痛醫頭,脚痛醫足;神經系統的疾病大都是與腦有關,然而,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暗示,腸道微生物群 (GUT Microbiome)也可能是人類神經疾病中行爲異常的幕後黑手!
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可以通過腸-腦軸(gut-Brain Axis)調節大腦的活動影響人的行爲,人體是否有可能與腸道微生物“暗渡陳倉”共同指揮著我們複雜的行爲呢?
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Mattioli團隊仔細剖析了二者的關係。通過小白鼠Cntnap2敲除模型揭示,它們的社交行爲由腸道微生物群所掌控。由於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樣性和豐度存在個體差異并與遺傳有關,同居可以被動實現腸道微生物群的互換,導致趨同性;對具有社交障礙的個體,移植一定的腸道微生物種群和數量可以改善其社交障礙的行爲,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現象的内在機制都是通過促進四氫生物喋呤(BH4)的代謝過程來實現的,口服BH4可以挽救社交障礙,進一步證明了L.reuteri是通過促進BH4的合成來“救死扶傷”的。
這一研究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神經疾病與行爲障礙研究的固有思維模式,腸道微生物群的種類和數量的變化以及個體的差異可能也是社交行爲差異的一個特質。如果哪一天身邊的一位高冷男神突然對大家都熱情起來,噓。。。那很可能就是被他的腸道微生物們所慫恿的!